2008-07-04

西南紀行

錢桐蓀,《西南紀行》,臺北:正中書局,1962。附照片若干,共196頁。
某次有位學者在講論會上,公開宣稱將結合相關資料,配合運用現代網路科技,重新還原抗戰時期流亡大後方的路線,斯業偉哉!鄙人不敏,聽來不勝嚮往,深覺或許因此將改寫抗戰人們的生活史也說不定。但是,倒讓我想起《西南紀行》一書,值得在此推薦。
這是一部由回憶文字夾敘日記而成的書,時間主要自1937年8月15日起,約至1949年2月左右為止。作者當時從事法界公務,隨著政府一起「播遷」到後方,一路曾歷經了南京、鄭州、漢口、長沙、桂林、貴陽、重慶、昆明等地;可以說,幾乎華中、華南半壁中國皆已繞盡。透過旅行書寫的方式,本書詳細紀錄了戰爭下該地景物與人民生活樣貌,隨書還有珍貴的照片呈現。特別是那些邊區原住民的日常生活,也都到處在內容裏可見。
此處試舉兩筆史料,以證該書的意義。一、重慶市在抗戰期間,經常有空襲發生,故路途有所謂的「疏建車」,乃市當局為求疏散人們之計;另靠近市郊的鄉間,多有簡單住宅,無論公所私宅,皆依地鑿洞,目的為了防空之用。據說,重慶的人造防空洞可媲美桂林的天然洞穴,當時歐美某國派員前來考察技術,甚至打算募工仿造。二、作者考取法官資格,曾至歇馬場進行受訓將近半年,嗣後還有重慶地方法院實習過程,本書也不忘紀錄下相關資料,頗值參考。
書的最末一章記載作者離南京來臺灣的經歷。整體說來,這部分固然頗與書名有所扞挌,並不協調。不過儘管如此,以一位法界人士的立場而論,錢桐蓀寫下他對臺北最初的印象,包括充滿日化的飲食、衣著,還有本地發展出來的宗教、生活習慣等。對照其他類似的回憶錄史籍,本書在此依舊仍值一讀,有其貢獻所在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