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-11-22

關於美國兵

黃裳,《關於美國兵》,上海:上海出版公司,1947。共142頁。
美國跟中國的外交關係,從上個世紀以來便處於千絲萬縷的情緒之中。一方面,近代的中國和美國關係密切,無論在學術、思想、政治、社會、經濟等各層面均影響至深;另一方面,美國在廿世紀的「帝國主義」(Imperialism)性格也讓中國深受其害,基於反殖民的要求,內部始終民眾有反對的聲浪出現。這部《關於美國兵》,便以此為題材,在國共內戰期間成為相當引人注目的著作。
作者黃裳(1919-),原名容鼎昌,回族,祖籍山東益都,出生於河北井陘。黃裳是其筆名。他曾在南開中學和交通大學就讀;1943年至1946年間,先後出任美軍翻譯,奔波於成都、重慶、昆明、印度等地。在1946年後,黃裳定居上海,直至1956年期間,又任《文匯報》記者、編輯、編委,擔任上海電影系統創作所編劇、中國作家協會理事、上海文聯委員等職,著有大量散文。
本書主要乃作者根據自己任職美軍翻譯工作的回憶而成。究其實,有幾點現象深值注意:首先,雖然站在描述美軍立場,不過有時也提及中國內部統治當局的情況。譬如提到「中央訓練團」的設置,說明國民政府透過新成立的組織∕制度,進一步強化和鞏固思想統治;作者對此情況頗感「不屑」。又如派遣至印度的滇緬遠征軍,無論長官或士兵,皆比照美國軍人生活;儘管未必全然一致,但待遇都較「大後方」的軍人為優,更遑論前線作戰的部隊。
其次,黃裳顯然對美國兵的看法與態度是愛恨交織的。因為這些美軍,使得他的人生有機會碰觸、甚至瞭解到那些深層的「洋人生活形態」,結識許多來自遠方的朋友;不過,更多時候作者也特別感受到中國人對美國人過度奉承阿諛,以致屢屢帶來情勢的誤判。此外,我覺得作者筆下描述的洋人洋將,也能特別糾正以往我們的誤解。
總之,《關於美國兵》是一本反映時代的著作;既可做為近代中美關係之一章,又能藉此深入瞭解中國進行抗日戰事的動員和準備情形。其實臺灣在終戰後的1950年代初期,仍受美援所資助及影響,若能比較兩者之關係,說不定可窺探國府對於內在結構所出現的變遷為何。
最後我還要提到:本書亦為朱伯父藏書。惟書名扉頁有鋼筆字「蕭荻兄正之 作者特贈 三十六年四月五日」,我估計極可能是朱伯父購自臺北的舊書攤。能夠在多年後獲得黃裳致贈他人之書,巧合不可不謂有緣矣!

2008-11-20

生平自述

黃造雄,《生平自述》,竹南:作者刊行,1963。附照片2張,共43頁。
在這本短薄而約二萬多字的小冊子中,身為浙江義烏人的作者黃造雄(1901-1989),寫下了他前半生不平凡的遭遇。黃氏原名兆榮,1920年代因追隨國民革命,被軍閥孫傳芳(1885-1935)追緝而改今名。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後,他曾任上海特別市黨部執行委員,又上海市教育會理事長,終生參與黨務和教育工作,直到國府遷臺還任國民大會代表。
《生平自述》提到了幾點作者值得被紀錄的史實。第一、他說到農村底下的士紳行為過於跋扈,基於改造社會的心態,求學時有意投考法政學科,目的是為了「改良」社會。儘管後來黃氏的工作走向有了變化,不過見微知著,頗能印證當時一般青年的心態,何以對法政充滿興趣及信心。其次是黃造雄投考瀋陽高等師範學校,書中有二至三頁描述學生生活情節,頗可參考。原因係1920年代時,北洋政府教育經費短絀,各省辦學均自行籌措經費,獨東三省在張作霖(1875-1928)統治下,可稱優渥。此外,黃氏在畢業後也並未留居東北,反而為了響應革命,南返加入黨務工作。
第三處有關本書作者生平最重要的事蹟,乃參與創辦私立君毅中學。該校係國民革命北伐時,上海市黨部工業部的張君毅為黨捐軀,結果由作者與周致遠等人發起紀念緣故,嗣後則又在杭州設置分校。而本書作者黃造雄是在周氏辦校積勞成疾去世後,旋任校長,貢獻出力最多;直迨來臺,君毅中學仍於苗栗復校,現刻在竹南鎮公義路245號。由於該中學本以紀念黨員而設,自然辦學和日後國府的黨化教育有關,而許多黨國名人均是該校董事,像于右任(1879-1964)、潘公展(1894-1975)、吳開先(1898-1990)等;至於畢業的學生出路,據書中所稱,30年代大多投考軍校或航空學校。等到上海經日軍攻陷而成「孤島」,許多肄業的校友,多加入「戰時工作服務隊」,為抗日蒐集情資。換言之,君毅中學在中日兩國戰爭期間,身負教育文化抗戰的地下工作之責。
這本書最後需要指出來的,是作者附錄的〈奉教育部令第三次返滬從事地下工作被捕慘痛追記〉,詳述個人在二戰期間所受的種種虐刑,包括:電擊、灌水、飛機刑、老虎凳刑等。該篇長文頗能為敵後工作人員的一段辛酸血淚史略做註腳。

2008-11-15

家住書坊邊

林海音,《家住書坊邊》,臺北:純文學出版社,1987。附照片若干,共279頁。
既然談到林海音(1918-2001),那麼索性介紹她的另一本回憶錄——《家住書坊邊》。「書坊」係指著名的文物市場「琉璃廠」,內容講的是作者早年居住在北京這個古都,對於相關人物、環境與景物等各方面的憶述。不過,書中當然不止只有北京歲月的一段,還涉及到諸多豐富的事蹟,增添我們對林氏個人精彩生平的瞭解。
例如作者的父親林煥文(1889-1931),一生經歷頗值稱述。他曾擔任新埔公學校老師,深深影響了當時還是學生、後來成為知名的作家吳濁流(1900-1976);此外,又參與過1924年在北京召開的「華北臺灣人大會」,對臺灣的「治警事件」表示抗議。另一位花費不少篇幅描寫的人物是夏仁虎(1874-1963),提到其〈枝巢九十回憶篇〉這首自傳詩,還有他的退宦生活著作等。多年前我讀過夏氏的《舊京瑣記》,此書則給我更多夏私人生活裏的材料。
而林海音最被人廣為傳頌的小說《城南舊事》,可以從《家住書坊邊》得知她許多寫作素材得力之所在。有意思的是,林氏年輕時當過報社記者,她筆觸下有關北京∕北平市井風貌的描述,有別於文學小說部分,回憶錄無疑可以給我們更確切的圖像。
除了作者個人憶述外,本書另有友朋的回憶文字,頗值參考,可進而瞭解其人其性。

2008-11-14

剪影話文壇

林海音,《剪影話文壇》,臺北:純文學出版社,1984。附照片若干,共276頁。
有關臺靜農(1902-1990)為人題籤封面的書,我的印象並不算多。他的書法也是獨具一格,始終深受行家所喜愛。這裏要介紹的《剪影話文壇》,便係當中一部相當暢銷的小品,還獲選1984年臺灣最具影響力的十本書之一。
作者林海音(1918-2001)女士,原名林含英,臺灣苗栗人。林氏最為人熟悉的事蹟有三:第一是她在1960年以小說《城南舊事》而聞名。該書乃關於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則小故事,後來曾改編成電影。第二是隔年,林最先提出「純文學」這個概念,倡籲要以不含政治及商業目的來創作文學,而具體的表現是成立純文學出版社,創辦《純文學雜誌》,結果培育無數青年作家,影響臺灣文壇甚鉅。最後,林海音令人稱羨是與筆名「何凡」的夏承楹(1910-2002)共組家庭。夏家為書香門第,夏承楹本人非惟《聯合報》主筆,其父親即為鼎鼎大名的《舊京瑣記》作者夏仁虎(1874-1963)。
本書能夠獲致時人欣賞,約有幾項特點。首先,以作者在文化界的人際關係,撰寫她所熟識的文壇作家軼事,可謂得心應手,而且入木三分。於此,讀者可以窺探戰後臺灣文藝活動的情形,許多內容都極具價值,不乏史料的意義。其次我認為最值得的地方,是林氏獨具匠心,保存大量的影像資料。誠如她在書中提及:由於喜愛拍照,照片簿於是成為作者的「資料庫」;作者是用這些剪影紀錄為主,配合回憶文字而成,隨之下筆。換言之,這部書非僅具有回憶錄的性質而已,更重要的是挖掘林內心潛藏思維,並不預設任何敘事陳述,每篇文字各自獨立,卻又彼此相關。無怪乎臺靜農對此彌足珍貴的照片,直稱「這也是一種文獻」。
當我讀到林海音一次次談到自己所認識的文壇友朋時,彷彿以前國文課本熟悉的作家名字,又紛紛從腦中浮現出來。林語堂(1895-1976)、蘇雪林(1897-1999)、謝冰瑩(1906-2000)、凌叔華(1900-1990)、林良(1924-)、琦君(1917-2006)等人的生活側面,透過文字重新讓人有更深的認識。當然,過去我所一知半解的文化傳奇人物,也藉著本書可以細細品嚐咀嚼,摩娑其人當年景象。像是曾在武昌街擺書攤的詩人周夢蝶(1921-1980),書中有他的兩張照片,一睹其風采。《兒子的大玩偶》作者黃春明(1935-)則是類似的情形。令人驚訝的是,還有機會看到今日頗具爭議的《當代》雜誌總編輯金恆煒年輕時的照片。
《剪影話文壇》也提供了數則掌故,可供進一步探索。譬如,1951年有「臺灣青年文化協會」,舉辦夏季鄉土文史講座,參加的人俱為社會青年,講師有楊雲萍、黃得時、陳紹馨、戴炎輝、方豪等;社會流行的「湘女多情」一語,原因係指湖南當地女性喜嫁為軍人之妻,而外省籍軍人駐紮湖南,多娶湘女,故乃讚美湘女情意緣故;1948年5月5日在上海舉辦第七屆「全國運動會」,華北、東北因國共內戰,軍事告急,兩地選手無法籌錢前來,結果海軍出面免費載送。等會後結束,海軍以另有任務不再負責接送,遂使時任《大公報》記者的夏承楹出面呼籲援助北方選手,最後圓滿達成。我覺得這些零星的故事,似乎可以加以發揮,或能從中得其歷史意義。

2008-11-12

澳門雜詩圖釋

汪兆鏞著,葉晉斌圖釋,《澳門雜詩圖釋》,澳門:澳門基金會,2004。附圖若干,共161頁。
今晚與唐老闆言及「客家」一詞和研究,偶爾想起:清遺民亦有多人在民初時由於政治認同和經濟因素,不得已客居他鄉。是否據此可進而來探求其「客家」的別義,亦未可知。不過,倒是讓我憶及曾經讀到的一本詩集,即汪兆鏞(1861-1939)的《澳門雜詩》。
汪兆鏞本是浙江山陰人,其父親時因為來粵為幕客工作而入籍番禺。他的生平有兩件事最值得稱述:其一、在民國肇建後矢志成為一位忠貞清室的遺民,編纂相關文獻;其二、汪氏有位同父異母的胞弟,非惟在民國時期聲名響亮,並且與他的政治立場完全迥異,便是眾所皆知的汪兆銘(汪精衛, 1883-1944)。《澳門雜詩》主要是汪兆鏞避居澳門不問世事所吟詠的詩集,出版於1918年。此書內容以澳門為主,除了描繪當地的景色名勝外,還透過詩句保留了諸多澳門文史掌故,乃至社會景況,譬如:賭博、賽馬、宗教、花園等等。就這層面而言,雜詩一書卻不啻為重要的澳門史料和文獻。
由於政治態度傾向清室,汪兆鏞在詩集中也屢屢表達對時局的不滿。譬如臨時政府主張廢除讀經,引來爭議,汪氏卻以「禮失而求諸野」感到自幸;而他以歷代遺民自比,有詩曰:「世局滄桑一剎那,當年遺老渺山河。風流文采無人問,搔首斜陽感慨多。」當讀者看到這類文字時,不妨思考一下汪氏躲在屬於洋人統治的澳門租界,究竟他是用怎樣的心情來看待自己的處境呢?相信本書中有很多詩句足可反映其心態。
最有意思的是,我的這本汪氏雜詩,另附有葉晉斌的圖釋,每詩包含配圖,可令讀者一目了然。該版本可能是目前整理最好的一種。書後並有汪兆鏞晚年與家人共同寫真,甚具歷史價值。在此要謝謝香港的朋友曾漢棠先生贈書,他不但長年鑽研相關問題,也對廣東地區的遺老生活瞭若指掌,惠我良多。

2008-11-11

侯官謝希安先生年譜

鄭慶驄等編,《侯官謝希安先生年譜》,1962年鉛印本。附照片1張、遺墨,另有附錄張其淦《清遺民詩‧謝希安》等部分,共81頁。
發現這本小書是我在博士論文寫完之後。有次從某一年譜工具書上查閱得知,沒想到在網路試著尋找,竟然郭廷以圖書館有,於是借來讀讀。日後,透過弟妹居間幫忙,直接在福州購得此書。
謝叔元(1866-1938),福建侯官人。侯官縣今隸福州,近代中國屢出名人,對思想界產生極大影響的嚴復(1854-1921),即是眾所周知的例證。謝氏在辛亥鼎革後改名「希安」,蓋仰慕三國時代的管寧(字幼安,158-241)為人,以此自期。此外,年譜說他「杜門不出,改蓄全髮,以甲子紀年」,「全髮」乃相較於民初的斷髮風氣而言,故從心態來說,謝叔元乃係一位忠清遺民。其實在當時的福州,確實出了不少堅持對清室抱持忠貞態度的遺民。像是曾經當過末代皇帝愛新覺羅‧溥儀(1906-1967)師傅的陳寶琛(1848-1935)、晚清封疆名吏沈葆楨(1820-1879)之子沈瑜慶(1858-1918),抑或後來擔任「滿洲國」總理的鄭孝胥(1860-1938),乃至因翻譯西方小說而名噪一時的林紓(1852-1924),都是顯例。
不過,謝叔元跟這些遺民的作為可謂大不相同。與積極參與復辟活動的情況迥異,他是選擇要避居在家,教育門生研治五經,多番著述,做經典註解。此外,謝氏並時時關心地方上的文廟祀典,還擔任崇孔會支會的副會長。跟山西舉人劉大鵬(1857-1942)自號「夢醒子」一樣,謝也有首〈夢醒〉詩,云:「夢中說夢重重悔,夢醒還留一悔无。好洗此心存密密,休教眾悔集真吾。」從這一角度來看,謝叔元找了條「逸民」的路,做為他反對或不滿民國政府的方式;張其淦(1859-1940)在私下編纂的《清遺民詩》,將不知名謝氏納入名單,不獨實至名歸,也間接證實釐清當中的認同課題,得多方推敲,才足以認可。在我即將出版的書中,其實有許多類似這樣的人物,頗值思考。

2008-11-07

鄉土の社

鐵道省編纂,《鄉土の社》,東京:社團法人日本旅行協會,昭和16[1941]年。附圖若干,共190頁。
近年來,有關戰前日本帝國及其殖民地文化的課題,甚受學界重視,研究成果豐碩,如駒込武的《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》即為一例。在思考這些課題時,如果能夠注意到與文化相關的儀式、典禮、圖像、事件、工程設計,乃至建築物等面向,我認為也是值得發展部分。就像這部書《鄉土の社》帶來的啟發一樣,足可供我們做進一步思考。
《鄉土の社》係以介紹日本帝國各處神社為主的小書,內容涉及帝國內約200處的神社,敘述其祭神的經過、祭祀的由來、現狀與相關的記載。每則簡介並標列其地理位置,還有所供奉祭拜的神祇。但是必須指出,該書所披露的神社,範圍大致集中於鐵道的沿線和附近,且以民間人士或地方政府所經營的府縣社、鄉社、村社、無格社為限。另外,根據例言指稱:此書乃是為了太平洋戰爭五年後國民意識,特別在於提供和增進敬神崇祖信念而來。換言之,為了因應戰爭「精神總動員」的需要,本書的編纂其實有其政治的目標及意義——認識祖國。我們亦可以藉此瞭解:日本帝國的國家和基層社會間,究竟是如何進行政治宣傳,並達到強化「君民一體」的手段。
我所謂的「啟發」,指的便是此書不足之處。由於強化「鄉土」意識,那麼透過鐵道省的宣傳,應該可以看到當時日本各地神社「香火鼎盛」之況,很可惜書中並無類似記載。或許,這方面亟待進一步探索。當然,有人也會將神社視為「文化侵略」之一種。我個人認為:本書並無介紹殖民地神社的情況,如果得以進一步擴展,那麼將是項重要的議題。關於此點,還望求教於方家指點一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