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-05-15

逃難與思歸

陶萬冰如,《逃難與思歸》,臺北:作者刊行,1967。共172頁,附篇「家慶錄」。
作者雖是一位籍籍無名的女性,卻有著即不平凡的身份和經歷。她是民國著名社會史史家和政要陶希聖(1899-1988)之妻,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陶晉生先生之母。
整部書的篇幅雖短,卻有幾件記載值得一提:一、作者描述在民初時期,一位身為女性於婆家所遭受的不平待遇和折磨,頗能提供婦女生活史參考。譬如,在接連生了兩位女娃之後,夫家便建議休妻一事,讀來讓人深感忿忿。所幸作者娘家亦有其社會地位,因此免遭厄運。二、北伐期間國民政府發生「寧漢分裂」,陶家身處湖北,當地社會的氣氛。像是地方士紳對共產黨的「恐怖」印象,連陶希聖身穿軍裝,族中長輩言:「你是來做共產黨的嗎?」即此一言,描寫可謂維妙維肖。三、陶希聖於抗戰期間一度參與汪政權,後與高宗武陸續出走;幸而在作者運籌帷幄之下,勸說汪精衛和陳璧君,結果分批逃離,全家得以在香港團圓。日後陳璧君逢人必切齒言:「老娘玩弄英雄於股掌之上垂三十年,今乃見紿於此鄉里婆,誓殺之以雪恥。」此段秘辛,方可足為治史者釐清汪政府要人之外史。四、抗戰結束後政府的還都和動員情形。
綜觀全書,約略分為兩部份:前半為「逃難」,係回憶錄;後半為「思歸」,為來臺灣後所寫的詩句,大抵以家人為主題。當然,其中內容多亦有意猶未盡之處,如抗戰勝利,陶希聖仍心懷憂忡,直言中國「還有二十年大亂」。對日戰爭不過八年即畢,但陶氏依舊預言動亂尚有二十年,可見對時事感到低迷竟如斯。
這本書是多年前在牯嶺街「人文書舍」購得,後來並不曾在書肆見到。我在那時已讀過陶希聖個人的《八十自序》、《潮流與點滴》、陳存恭等訪問《陶希聖先生訪問紀錄》;讀了此書後,對陶氏家庭和為人則有更深切的理解和認識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