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-06-13

早年之台灣

嚴演存,《早年之台灣》,臺北: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,1989。附照片6張,共104頁。
我初識此書,是在碩士班求學的時候;當時擔任老師的研究助理,由於工作需要,奉命到圖書館借了這本小冊。記得還是在1990年代初期,想要找該書卻並不容易;事後才知道,主要還是因為作者「自行出版」,僅委託出版公司代為發行,使得數量稀少和流傳不廣的緣故。
作者嚴演存(1912-?),中學畢業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,無奈因家境貧寒,改入免費的兵工學院。後來,嚴氏以公費赴德學習化工,返國曾於大學、政府部門和研究部門工作多年,在事業上卓有成就,也對青年才俊多有提攜。嚴先生過世後,他的女兒嚴斯台女士為紀念父親,也為了卻父親與清華大學的「未了緣」,特別在清華大學物理系捐設獎助學金,幫助那些家境貧寒而學業優秀的青年人。
本書所謂「早年」,概指嚴氏1945年至1961年間於臺灣親歷見聞的情形。實際上,這段期間的臺灣,可以說站在一個相當關鍵的轉型期。首先,二次世界大戰甫結束,國民政府以「接收」的名義前來臺灣,原來都係日本殖民的各項產業機構,一朝轉而改為國府所統管。第二項意義,是國際環境在美、蘇兩強相互對峙下,冷戰於焉形成。國府如何在這樣的局勢之中,求得穩定成長及和平發展?譬如韓戰爆發,進而造成臺灣轉危為安,接著土地改革和組織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(簡稱「生管會」)成立,統籌策劃經濟,並促成穩定。嚴演存透過一系列的說明,告知我們:所有的政策和措施都不是按照既定的模式來進行的,還有一些偶然的因素,同樣構成日後臺灣經濟起飛的內在緣由。
書中還有兩處可資參考:一、「二‧二八」事件的來龍始末。幾乎研究此一歷史經過的學者,無不引用該書內容。我覺得饒富興味的是有關本省與外省人之間生活的差異比較:像是本省人工作中午吃便當,外省人非吃熱飯不可;外省公務員交通以乘坐公車為主,而本省以自行車代步。當然,其中內容的種種敘述,不免以外省籍人士的眼光看待衝突事件的產生,難免有所失衡(就我看來,連稱事件為「事變」,也有認定為「暴動」之嫌),但仍值細讀。順便一提,與本書相同,從外省籍立場來看「二‧二八」,汪彝定(1920-1993)的《走過關鍵年代》內容亦非常精彩,不遑多讓。
二、工業委員會設立及工礦肥料等事業開展。這方面我絕對不敢稱置一詞,學長思宇是專家,對此研究最多,而我久旁聽聞,也稍具粗略瞭解。本書作者參與其中,可說提供甚多精闢的見解。例如,嚴氏認定臺灣能夠經濟起飛進步,有如下因素:1.日人遺留的事業;2.美援;3.時勢所趨和幸運;4.人民勤奮節儉;5.政府有效因應現實提出策略;6.尹仲容(1903-1963)、嚴家淦(1905-1993)等人貢獻。不過據我瞭解,這些都應該放在冷戰的架構下釐清,可能會更具意義。
最後,因為留意到嚴演存的著作,也讓我意外蒐集到另一本著作《魚雁集》。此書乃作者將自己存有跟他人的往來函件,公開發表。內容主要涉及對化工業的看法、兩岸問題及技術交流等。比較特別是,既有過往的歷史人物如李國鼎(1910-2001)、蔣彥士(1915-1998)等,也有迄今在世的王永慶、馬英九等。有幸購得此書,完全係因緣所致,還得感謝唐老闆,若不是到新竹代課之故,恐怕還永無機會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