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-06-08

劇壇瑣話

朱滌秋,《劇壇瑣話》,臺北:國民文化出版社,1956。共98頁,另附編後記。
許多人都知曉:清代的京劇發展,對近代中國社會影響至深,連史家牟潤孫(1909-1988)在評價滿清亡國時,更有所謂「唱戲誤國」之說法出現。我自己以往在研究清遺民時,也發現他們屢以捧戲為貴,甚至親身還參與戲曲的演出。記得某回訪問一位遺民之子,他更憶及自己曾經參與過上海著名遺民陳夔龍(1857-1948)的八十壽宴,在家延請四大名旦演出情事;連章遏雲(1912-2003)的自傳也記載過類似內容。
這本名為「瑣話」的書,其實就是以晚清民初的京劇伶人往事為背景,回憶當時的政治和社會。雖然內容不到百頁,讀來卻令人覺得津津有味。作者自言幼時居讀北京,平日喜聽戲曲,所見所聞自然甚廣。像是著名的譚鑫培(1847-1917)向來為人極為自傲,睥睨優伶同行,常加折辱;汪笑濃(1858-1918)本為孝廉,屢試不中而憤隱於伶,且自行編竄劇目,在清末民初甚得歡迎;「紅豆館主」愛新覺羅‧溥侗(1871-1952)為遜清貴冑,書畫琴棋無所不精,尤嗜雅劇,又提倡崑曲;余叔岩(1890-1943)在民初多與梅蘭芳(1894-1961),名遂大增,反遭梅妒;馬連良(1901-1966)趨炎時勢,嘗率團赴「滿洲國」朝賀,戰後幸得宋慶齡(1893-1981)助言而免罪,嗣後旅居香港,又以生計往北京。此外還有諸多優伶事蹟,堪供逸史參考。
我還記得小時候,臺灣每週末下午的電視頻道都會有京劇節目演出。想來作者在撰寫本書時,大概也有藉此憶往滄桑之感。有趣的是,當時臺灣的歌場票社,又呈現何種樣貌?很可惜書中並無任何陳述。如果說,戲曲成為一項記憶的載體,用來反映自我的認同的話,那麼國民政府遷臺後文化政策與京劇的關係,應該也是非常令人期待的研究題材之一。
此外,該書出版時,封頁廣告也頗具特色,值得一提。如有一臺北市稅捐稽徵處的啟事,羅列宣導繳稅的六項公告:「一、納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;二、國民踴躍納稅,國家財源充裕;三、不欠稅,不逃稅,才是好國民;四、要反攻大陸,大家必須儘速踴躍繳稅;五、商號逃稅,影響國家財政,大家應該起而檢舉;六、欠稅逃稅,都要受罰。」內容恰可為1950年代臺灣的寫照,做一政治、社會與經濟史參考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