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-06-06

西方夜譚

張慧劍編,《西方夜譚》,上海:南京新民報館,1946,共294頁。
認識張慧劍(1904-1970)其人,最初是由於他所編著的《明清江蘇文人年表》。該書係以編年體形式,著錄明朝洪武元年(1368)至清朝道光二十年(1840)之間,有關江蘇省文人活動的情況,包括他們的生卒、著述、繪事、交遊等。在收錄的4379人中,無論外地生長於本省,或久居本省,或在本省有較頻繁的活動,或與本省著名人物有交往的有關人物,均鉅細靡遺。張氏考訂特別引用了大約1500種文獻資料,《年表》各條都注明出處,相當用心。近來該書重印,可謂嘉惠學林;據我所知,書友唐老闆和何博士便心儀已久。
張慧劍另有其他的著作多種,如筆記《辰子說林》、文集《慧劍雜文》、小說《屈原》等。我手邊的這一本《西方夜譚》,主要是張氏擔任《新民報》擔任編輯時,將所負責的專欄短小文字集合而成。但是,此書作者各自不同,約五十位;既有知名的人物(如吳稚暉、高語罕、老舍、夏衍、易君左),還有一些援用筆名及微型的文人。根據發行人陳銘德寫的序文,各篇文章大抵寫於重慶國民政府時期,乃配合報紙「增出晚刊」之用。
書中所談約有幾項脈絡:其一、涉及時事,抒發個人所見。例如,關於國民參政會中有人提倡恢復讀經;藉由書寫首都南京舊事,激發民族情緒;談卓別林(Charlie Spencer Chaplin Jr., 1889-1977)電影中諷刺希特勒(Adolf Hitler, 1889-1945)。二、對史事人物的回憶。如已經逝世許久的李鴻章、黃遵憲,乃至於陳三立、林庚白、蔣百里等。第三、抗戰期間後方的地景介紹。像是重慶生活、成都花會,還有鄉居農人日記。書的最後一標題〈辰子詩〉數首,應為張慧劍個人之作。總之,本書充分反映戰爭期間後方的思想意態,編者相當有意識地彙整了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報,卻能見微知著,瞭解一時一地人們所關心的事務。對後來戰爭結束,且能翻看此書的讀者來說,其中內容早已過往,以成雲煙;是來自中國西部的一段軼事,足憑弔念,因此稱之書名「西方夜譚」,並無不可。或許這正是編者張慧劍的用意所在。
當然這也是部充滿掌故的小書。譬如〈龍橋漫錄〉,內言羅文幹(1888-1941)是為不可多得的清官;猶太商人哈同(Silas Aaron Hardoon, 1851-1931)的財產不獨自己貿易所得,下台軍閥亦有將鉅款託其經營,遂遭吞沒情事。〈冥行者獨語〉則提及戰爭期間民眾為金錢而紛亂的心態:有女學生委嫁司機以謀生;不識字的巨賈花費十萬洋錢買假字畫等。
我買這本書還有段小插曲。2007年我人在上海時,某日到福州路的上海舊書店閒逛,內有一攤位專放民國時期舊書,於是在那裏到處翻覽。正當努力在尋寶之際,耳聽熟悉聲音,抬頭一望,原來是「古月」的胡先生;原來此攤位係其兄長所設。經過寒暄後,所挑的書自然也就依交情將原價打了折扣,頗感滿意。彼時訪書之樂迄今猶存,茲記於斯以供紀念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