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-08-20

唐文治年譜

唐文治著,唐慶詒續纂,蘇州大學校史編寫辦公室編,《唐文治年譜》,蘇州:編者印行,1984。附照片及原書圖樣,共152頁。
著名的文獻家顧廷龍(1904-1998),一生也為人題籤封面不少,前幾年有部書即以此為主題出版。由於顧氏的字寫得相當工整,而且別具風格,連我自己亦頗喜歡蒐集。可惜的是太多了,實在買不勝買。這本《唐文治年譜》即為個人所藏其一。
本書究其實,乃《茹經先生自訂年譜》正續篇兩種,另加上顧氏弟子馮振所編的〈茹經先生著作年表〉而成,經由後人點校後發行。書的序文係由學生王蘧常(1909-1989)所撰,云為唐文治120歲的誕辰紀念而印。唐文治(1865-1954),字穎侯,號蔚芝,晚號茹經,江蘇太倉人。他的一生主要分為兩部分:前半生在清季任官,後半生則從事教育工作。《唐文治年譜》由不少人「加工」而成;除了唐氏之子續纂外,馮振在全書中亦有案語,告知讀者在《茹經堂文集》的淵源所自。換言之,讀年譜有助於我們翻覽唐氏文集,做進一步的探究。
這部年譜涉及到幾處史實,我覺得將對瞭解近代中國史頗能提供若干幫助。首先,唐文治在晚清屢歷重大事件,年譜略有陳述,頗可補充。像是庚子拳亂始末,唐刻正地處京津,觀察尤多,這一點他另有專篇在文集裏,也能拿來對照。又由於隨辦各國議和事宜,唐氏獲派日本和德國,因而考察歐洲,後來還以愛新覺羅‧載振(1876-1948)的名義,錄有《英韶日記》一書,描述其中風物。
另一特點是「五‧四」以後,唐文治受邀在無錫創辦國學專修館,成為堅守文化傳統與反對新文化運動的一處陣營。此一兼具書院性質的教育組織,日後培育不少國學研究人才,在民國學術史的意義上別樹一格。有關此方面的討論甚多,學友小唐近有專書出版,足堪代表,識者可逕往詳參,此不待喋陳。
惟2004年,潘學長在香港某次會議中,詢及唐文治的思想傾向,如何跟那些清遺民∕遺老做一區別?當時我不及詳思,現據年譜容或稍做說明。唐氏曾任清吏,究竟是否具有忠清傾向?就我所知,在辛亥革命之際,唐嘗附名力促清帝退位,可謂為清室罪人,年譜說「後王【祖畬】師深咎余,以為不應列名;沈子封師(按:沈曾桐)亦深以為非,見于辭色」。但是,在唐氏個人書寫中,不難想見頗有懷清之意,溢於言表。譬如,稱呼「國變」;又民國初立,與陸潤庠(1841-1915)殷殷話歸,相對欷噓;刻印《十三經》時,並請遜帝師傅陳寶琛(1848-1935)寫序;清室蒙塵,遜帝被逐紫禁城,唐也發二電致段祺瑞(1865-1936),爰請保護皇室;革命軍入蘇州,唐氏被以「保皇黨」、「復辟黨」目之;「東陵事件」發生,亦呈文給北京張學良(1901-2001),要求嚴懲盜犯,並派兵保護。種種行為主張,頗能洞悉其個人心態,乃至社會對其觀感。
然而,唐文治何以終未成為忠清遺民?因為文字資料缺乏,不足顯示,頗難斷定。不過,有意思的是,1920年已屆56歲的唐氏,因為雙目失明,故心態應有所轉向改變,不能不有所注意。在這一年,他投入教育事業和文化活動,設辦國學專修館,時機上其實頗有玄機。我個人大膽的推測是:生理的殘疾或許改變了他對政治方面的看法,甚至是進一步促成堅守文化傳統層面的主要因素。唐氏晚號「茹經」,似能由此理解。總之,「時機」可以說是各種心態「互緣」(梁啟超[1873-1929]語)之下的結果。歷史人物與事件的偶發,也不能不從此一方面來洞覘,甚至觀察體會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