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06-26

歸程

釋聖嚴,《歸程》,臺北:東初出版社,1968。附照片若干,共236頁。
甫於今年過世的宗教界領袖釋聖嚴法師(1931-2009),其噩耗在舊曆年傳開後,曾引發各方媒體大幅報導其消息。剎時之間,許多素所知名的政經、產業、藝能等界人士,紛紛出面,訴說及頌揚聖嚴法師平日為人的處事形跡,乃至推崇其倡導「心六倫」主張。我個人對於宗教理念,其實並無特別的信仰和研究興趣,倒是對社會上普遍對宗教人物的歌功頌德現象,反而深覺不妥,寧可以一般常人的態度視之。因為,人之所以成為「人」,不在其最終能否具有高尚品德,進一步變成萬眾擁戴的對象,而是從平凡之生活中鍛鍊一己能量,成為社會所用。若是一味想要追求揚名立萬,不免熱中浮名,可能失去了本來做人的原則和意義。用釋聖嚴自己講過的話:「人間的安立,如果人人是大人偉人,究竟要誰來做小人物呢?」相信如今在天之靈的宗教大師,必能同意我的這番淺見。
釋聖嚴本係江蘇南通人,俗名張志德。這本《歸程》,寫於38歲時,乃是關於他早年生涯的一部回憶錄。如果不以宗教宣傳的角度來看待,該書實際上可視為一位青年怎樣在中國社會裡求得生存的寫照。更確切說,書中也展現佛教在基層社會的力量,乃至對青年所發揮的影響。初步翻閱本書,可以發現:儘管已經是1930年代後的中國社會,然而由於外患、內亂頻仍,戰禍接連不斷,除了軍人外,僧侶可能仍是最好的職業選擇之一。像是第五章裡頭有段話,最能反映當中心態:「說良心話,我的父母讓我去狼山出家,並不是由於佛法的理由,鄉下人根本就沒有通過半句佛法,那能懂得什麼是出家的勝義呢?僅知道狼山是個錢山,狼山的和尚是財神,所以,送兒子去狼山出家,就等於送兒子去登天享福。」無疑點出時人投靠僧侶的內在緣由。
該書雖以一位方外僧侶的視野,看待將近四十年來的生活體驗,可是仍有許多深具歷史意義的觀察,值得省思,此處略舉一二。首先,作者比較南通狼山當地歷經日軍與國共兩方統治,言及彼此的差異。由於多數日人虔誠信仰佛教,故尚能保護佛教道場,反而國共軍隊因為長期士氣低落,「動輒就是打罵;對我們出家人也很不客氣,好像我們和尚也是他們的仇敵」,國軍部隊是想盡辦法掃蕩、搜刮,新四軍則是積極進行瘋狂的暗殺行動,壓制反對勢力。這種強烈的對比,使得戰爭結束後,「淪陷區」的佛教人士反而心懷過去。所以,釋聖嚴也不禁發出:「我們國民政府在大陸失敗的原因雖多,這也該是主要的因素之一。」
《歸程》的另一特點,是花費大量文字描述作者在1949至1960年間投入軍旅的歷程。這段期間的生命「造化」,不僅是他個人來臺灣的一項重要契機,而且也頗能反映當時社會現象。因為對前途的茫然,聖嚴法師決定還俗來臺。那時他奮不顧身投入軍中,擔任通信連士官,面對各種煎熬挑戰,卻也具體而微地顯現國民政府遷臺初期的各種困境。像是登船來臺灣之際,有女子以跟上船來,不管矜持及羞恥與否,換衣、如廁均拋開尊嚴,無視異性之存在;又軍人的待遇甚薄,且為了吸收「知識青年」從軍,軍位的授階根本不管有無能力,逕由文書上士直接認定,說了便算。我認為只要細讀這段軍旅十年的憶述,頗能為國府來臺初期外省籍人士之生活軼事,增添幾許豐富的內容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