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01-20

粉筆生涯二十年

張丕介,《粉筆生涯二十年》,香港: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2期特載抽印本,1970。附錄牟潤孫〈張丕介博士墓表〉,共63頁。
在我讀過的回憶文字中,這本小書算是很特別。首先,它只是一篇長文,登錄作者個人工作的生活經驗片段,不過這並非是有系統的內容,而且放在學術刊物之中。其次,本「書」不完全純粹屬於「回憶」而已,其實還帶有一種類似「反省」的思考。
作者張丕介(1905-1970),字聖和,山東館陶人。1920年考入山東省立第三師範,在校求學期間加入中國國民黨。1926年,擔任起國民黨中央黨部的聯絡員。此後,張氏歷任國民黨山東省黨部重要職務,像是改組委員會兼宣傳部長、「清黨」委員、指導委員兼宣傳部長等職。1928年冬,張前往德國弗萊堡(Albert-Ludwigs-Universität Freiburg)大學深造,1935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。回國後的他則是平步青雲,先後參加設計連雲港,後又受聘於南通學院農科。抗戰爆發後,張丕介擔任國民政府教育部農業教育委員會專任委員。不久,參與創立「西北農學院」,曾任該院教授兼訓導長及經濟系主任。1939年夏,參與組織華西墾殖公司。1940年至1945年,在中央政治學校任教,其間曾被貴州大學借聘為農學院院長兼農經系主任;又參加創辦中國地政研究所,並任董事兼教育及土地經濟組主任;當選為土地改革協會第一屆常務理事;主編《土地改革半月刊》。直到1949年,張始定居香港,與徐復觀(1903-1982)、錢穆(1895-1990)共同創辦《民主評論》,及亞洲文商專科夜校;後者改名為新亞書院,王任教達二十年,並歷任新亞書院總務長、經濟學系主任、新聞學系主任、商學及社會學院院長等職。1970年5月28日在九龍病逝。
《粉筆生涯二十年》寫的是從南通學院開始的教學經歷。作者約略劃分為五部分:「濠上一年」、「西北去來」、「雲貴高原」、「從南泉到湯山」、「飄零篇」。當中有若干充滿史料價值的部分。第一、張氏回憶到自己初次教學的經驗,由於主要學習的內容都在國外獲得,一旦回國執教,為求易懂和吸引學生,不免將歷經「知識中國化」的過程。尤其是社會科學的部分,用他的說法,係一種「歸化」的方式。譬如作者言及,最初乃採用翻譯,嘗試想要把外國的知識經驗運用到中國來。然而,卻必須大量蒐集中國的資料,以做為內容。類似張的經驗,我記得蔣廷黻(1895-1965)、何廉(1895-1975)都有過,不可不說是那時留學生的普遍現象。這樣的「知識轉移」過程到底帶給近代中國多大的影響?相信這是一處亟待解決的歷史課題。
第二處可以留心的問題,是1930-40年代戰爭期間的教育銜接。作者張丕介在這段時期,曾經參與「西北農學院」,感觸尤深。像他說到,受到戰事影響,沿海學校被迫遷移至內地,導致人事關係空降,派系糾葛不清,這些都進一步使得政府公信不彰。加以教科書教材缺乏、教員生計難以維持、訓導制度的出現等因素,結果均讓學生普遍對執政統治者的印象不佳,埋下日後學潮迭起的後果。研究抗戰時期高等教育史課題的學者,此亦為相當有意思的內容,值得細思。
當然,張氏在戰爭期間國家政府對於邊疆問題的思考,也是本「書」很精彩的部分。例如他有西北調查旅行,撰有《墾殖政策》一書。由於參與戰爭與戰後土地問題的討論,地政也是他相當關心的課題,曾有相關的書籍和翻譯。可惜的是,這些在國共內戰激化下完全毫無用處,亦是國民政府挫敗的主因。
張丕介在書中最後一部份,簡略談及《民主評論》的發刊與新亞書院的創始;雖然內容不甚詳細,可是做為1950年代香港傳遞中國文化傳統的一處園地,讀者不妨由此繼續探索,追尋蛛絲馬跡。

沒有留言: